“15病区有着良好的学术氛围,每周二、周四的午餐时间变成了学术交流、病例讨论时间。各级医生既是参与者,又是主讲者。”孙羽说,讲座内容都很前沿,许多从15病区轮转走的进修医生也会专门回来参与学习讨论。 采访时,半月谈记者正好赶上15病区的一次午餐学习会,看到颜红兵主任快速扒拉了两口饭,就打开PPT给医护人员介绍目前欧洲最前沿的支架技术,医护人员也是手捧快餐,边吃边听。 “我们一般周二讲最新的医学知识,周四讲基础知识,这些东西需要反复学习。阜外医院是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形势;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有所收获。”颜红兵告诉记者。 15病区主治医师邵春丽说:“颜主任在医、教、研方面都非常优秀,总能给医生带来新理念、新思路。” 贺娜告诉记者,作为15病区的教学老师,她一方面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护士们的护理水平;另一方面,自己也学习新的医学知识,尽量缩小与大夫之间的距离。这样医护就能配合默契,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我偶然梗了心,当地治不了,闹心又灰心。15病区大夫,用高尚的心、精益求精的技术,疏通了我堵住的心。15病区护士,个个都是火热的心、阳光的心。她们用爱心加诚心,精心加细心,呵护着每颗受伤的心,使患者宽心又顺心。”一位来自呼和浩特的患者在给15病区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一支制度完善的团队,工作强度大仍保持零差错 在阜外医院15病区门口,记者看到很多排队等候的病患者家属。据孙羽介绍,由于病人太多,他们不分白天、晚上还是节假日,都会收治。病房床位周转平均每天为15人次,手术量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很大,但是连续几年,病区医护工作都是零差错。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效,靠的就是制度化管理。 “现代管理的模式,不是人管人,而是要用制度管人。那么这个制度,一定要符合你病区的特点。”颜红兵认为,一项制度管理模式不是拿到任何地方都通用。刚开始也要借鉴别人的东西,拿到自己的病房看看适不适合,不适合就改,适合的就学习和完善。 孙羽拿出了四大本规章制度,半月谈记者看到封皮上写着《15病区补充制度与流程》,翻开一看,里面内容十分详尽,有“护理管理制度与流程”、“患者安全制度与流程”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等。每一项制度与流程里面,又分为制度内容与质量要求。比如,定期开家属座谈会,给予患者家属健康宣教;健康宣教语言要通俗易懂、容易理解等。 记者在医生办公室看到一张“15病区住院患者一览表”,表中清晰列出每位病人的出院、入院时间,姓名、性别、年龄、病史、术者、介入、保险等信息,让人一目了然。颜红兵介绍说:“这是值班医生每天必须填写的交班记录,非常符合我们病区的特点。因为病人流量实在太大了,医生实行的是轮班制,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一览表的话,很难了解每位病人的具体情况,容易出问题。” 副主任医师赵汉军告诉记者,他是2011年调到15病区的,工作量很大,可以说是以前的五六倍,但是非常有效率,团队合作也很和谐。如果有人要外出学习,别的医生就会帮助顶班,回来实在没有时间还班,大家也不会太计较。邵春丽亦有同感。她是去年10月来到15病区的,来之后感觉到这里的管理非常有秩序,每个环节都有细致的规定。 “这个团队是颜主任精心打造的,大家多年来合作一直很愉快。因为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很默契,也很到位。”15病区副主任医师华倚虹说。孙羽补充道:“我们这里的护士和大夫,无论谁遇到事情,都会相互提醒,弥补对方没有看到的漏洞。” 贺娜告诉记者,护士每个月都要进行培训和考核,并把每个人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改正。“此外,我们会给患者开健康讲座,让病人了解术前、术后的饮食等注意事项。心脏病患者一般不能多喝水,术后病人不知道喝多少,我们会给他买一个量杯,告诉具体的量。” “15病区的制度管理很到位,特别注意细节。一日8次的送药,让我们看得很清楚。药袋信息、手带信息、患者信息,绝不会出错。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倡导文明医疗,践行生命守护。用老北京的话说,这就是个‘范儿’!”一位患者临出院时在《阜外感言》中如是说。 颜红兵常说一句话:“自己心中有个太阳。”而这个太阳,就是他的梦想,做一名好大夫。“什么叫好大夫,就是用最小的代价解决病人最大的问题。有了这个太阳,我总会感到自己有很多不足,所以一直在努力。我也希望未来能从15病区这个团队中成长起更多的医学专家以及优秀的医护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