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4、(2007年国考)虽然世界因发明而辉煌,但发明家个体仍常常寂寞地在逆境中奋斗。市场只认同其有直接消费价值的产品,很少有人会为发明家的理想“买单”。世界上有职业的教师和科学家,因为人们认识到教育和科学对人类的重要性,教师和科学家可以衣食无忧地培育学生,探究宇宙;然而,世界上没有“发明家”这种职业,也没有人付给发明家薪水。 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是( )。 A.世界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发明 B.发明家比科学家等处境艰难 C.发明通常不具有直接消费价值 D.社会应对发明家提供更多保障 【答案】D 【解析】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提问方式为“想表达的是”。文段首句由转折词“但”引出话题,强调“发明家处境困难”。接下来的两句是对前一句的解释补充。尾句用“然而”进行转折,强调“没有发明家这种职业,也没有人付给发明家藐水”。根据首尾句的强调重点可知文段作者都是在谈“发明家的处境非常艰难”,其言外之意即“应该给发明家提供一定的保障”,由此可以得出D项正确。 【纠错】A项表述并非作者说话的意图和目的,因此排除。B项、C项都是原文的字面表述,因此也予以排除。 【点拨】以上四道题目都是典型的意图推断题,需要考生把握作者说话的意图和目的所在。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题目在设置选项时必然会出现原文中的字面表述,对于这类选项一定不要受其干扰,而要迅速排除。 例5、(2007年国考)城市竞争力的高低,从本质上讲,不仅仅取决于硬环境的好坏——基础设施水平的高低、经济实力的强弱、产业结构的优劣、自然环境是否友好等,还取决于软环境的优劣。这个软环境是由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文化氛围、教育水准、精神文明等诸多人文元素组成的。而这一切主要取决于市民的整体素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人文元素组成了城市竞争力的软环境 B.软环境取决于市民的整体素质的高低 C.城市竞争力由硬环境和软环境共同决定 D.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有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 【答案】D 【解析】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提问方式为“意在说明”。这段文字有一定难度,属于双重分句关系。文中首先用“还”表示递进关系,意在强调与硬环境相比,软环境更具重要性,尾句用“而”引导出一层转折,强调软环境又主要取决于市民的整体素质,因此可以推知“市民整体素质提高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即作者间接表达的目的所在,所以D项正确。 【纠错】A项属于文段的字面表述,作者并非只想说明软环境的组成因素。B项表述也不准确,首先,原文主要在讲城市竞争力的问题,而B项只是提到了软环境;其次,原文表述的是“主要取决于”,而B项直接扩大范围到“取决于”;第三,B项表述也属于文段字面表述,并非作者意图的表达。C项主要强调“城市竞争力由何决定”,属于典型的字面表述,也与作者表达的意图不符,因此也应排除。 例6、(2006年国考)在国外,很多遗传、传染类疾病属于公民隐私范畴,而在我国,有些机构随意披露公民这些隐私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法律对此还缺乏相关的规定和有效的保护,导致这些隐私被披露后无法获得司法救济。 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的是( )。 A.我国的有关机构应严格保护公民病情隐私 B.我国公民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 C.我国有关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制度亟待完善 D.在医疗方面,我国和其他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答案】C 【解析】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提问方式为“想表达的是”。文中首先提出国外与国内对于公民隐私保护现状的对比,提出我国对公民隐私随意披露的现状。接下来分析原因,正是由于“法律对此还缺乏相关的规定和有效的保护”才使得“无法获得司法救济”,由此可见作者想表达的是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制度亟待完善,故选C项。 例7、(2008年国考)去工作而不要以挣钱为目的;去跳舞而不管是否有他人关注;去唱歌而不要想着有人在听;去爱而忘记所有别人对你的不是;去生活就像这世界是天堂。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 A.幸福其实就在一念之间 B.生活需要多一些想象 C.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D.做事情不要有太强的目的性 【答案】A 【解析】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通过提问方式“意在告诉我们”可知是要选择符合作者说话意图的选项。文中有四个分号,分别细述了生活中不同方面的处世态度。“去工作而不要以挣钱为目的”的字面含义即“做事情不要有太强的目的性”;“去跳舞而不管是否有他人关注,去唱歌而不要想着有人在听”的字面含义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去生活就像这世界是天堂”的字面含义即“生活需要多一些想象”。作者在整个文段中叙述了一系列的生活态度,意图就在于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才是幸福”,综合以上几种生活态度就是幸福。因此正确答案是A项。 言语技法七:排同求异法 例7的题目设置得非常巧妙,如果考生没有明白题目的考查要求,很有可能会受到出题人误导而选择错误的答案,本题实际上还是对于作者意图、目的的考查,言外之意的选项为正确答案。其中值得考生注意的是另外三个选项均能够与原文一对应。实际上从选项人手也可以通过这种对应关系一一排除,因为题目为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如果三个选项均能与原文一对应,则都不能纳人选项,否则就违背了单项选择题的题目要求,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排同法”,并非只限于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的使用,而是普遍适用于所有单项选择题,因此考生一定要重点掌握这种“从选项中来,到选项中去”的实用方法,不仅能够增加选择的准确度,还可以加快作答的速度,特别适用于公务员考试。针对“排同法”我们将会结合之后出现的“求异法”进行重点的讲解。 【例8】(2006年国考)无论懒惰者还是勤勉者,养金鱼都不成问题。勤勉者可以每天换一次水,懒惰者尽可以一月一换。只是如果突然改变换水的习惯,变一天为一月,或变一月为一天,金鱼都可能莫名其妙地暴亡。勤勉者据此得出结论:金鱼必须一天一换水;懒惰者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金鱼只能一月一换水。 本文作者通过这段话最想传达给读者的观念是( )。 A.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更新观念 B.勤勉者和懒惰者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C.要想养好金鱼,必须了解和熟悉金鱼的习性 D.生活必须流变和传承,固守与撕裂同样是危险的 【答案】D 【解析】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关键在于把握作者的意图所在。文段讲了养金鱼的两种不同方式,即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通过两种养金鱼的态度和方式说明生活中不能固守和偏执,应该以不同的角度进行流变与传承,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D项。 【纠错】A项的表述过于绝对,另外“更新观念”并非原文想要说明的道理。B项表述过于绝对,均属表面现象表述,予以排除。C项也是非常典型的字面表述,并非作者想要传达的观念。 言语技法八:相对绝对法 例8中A项与B项的表述均属于绝对化的错误,一个“都”字过于绝对地概括了所有内容,应该予以排除。这个解题的思路值得考生深思,通常情况下我们的言语表述不会过于绝对,而是留有一定余地的,这符合语用学的交际策略。由这一交际策略引申出作答的策略即“相对绝对法”。 通常过于绝对化的选项不是正确答案,如“都”、“所有”、“一切”、“任何”、“完全”、“永远不”、“绝对”、“各个”、“总是”、“一定”等。 通常相对、部分、不确定的表述是正确答案,如“可能”、“也许”、“大概”等。 通过以上词汇的掌握,可以加速考生对于选项的判断并提高准确度。当然这种方法也是相对的,大部分的题目可以由此进行辨别,少数题目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绝对一刀切,这也是“相对绝对法”的内涵之一。 例9、(2005年国考)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当一个人感到烦恼、苦闷、焦虑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就会降低,而当他心情愉快时整个新陈代谢就会改善。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知道( )。 A.人们可以通过调节心情来调节血压 B.心情好坏与人的身体健康存在密切关系 C.血压和氧化作用降低说明该人心情不好 D.只要心情愉快就可以改善整个新陈代谢 【答案】B 【解析】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文中涉及现代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提到,了不同的心理状态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由此可知本文的言外之意是要告诉读者心情好坏与人的身体健康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纠错】事实上阅读文段可以推知其逆命题是不成立的,C项的表述存在逻辑错误。A项和D项把“心情好”看成“身体健康”的充分条件,显然是错误的。这道题目考生要把握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偷换逻辑关系经常被设置为干扰选项。 【点拨】例9的选项设置值得考生思考,涉及了对逻辑关系的考查。考生在辨别选项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要受到自身常规思维的干扰,而是要根据题目当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同义替换。对于逻辑关系的讲解我们将在第四节的细节判断题中重点介绍。 例10、(2006年国考)改革开放以来,确实出现了富豪阶层。然而,这个阶层与广大的人民群众相比,毕竟是凤毛麟角。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增长点主要还是在“中产阶级’,身上,是他们的超前消费,支撑了奢侈品市场。而中国目前的“中产阶级”,无论从收入水平、消费能力还是消费结构上看,都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相比。 这段话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富豪不是我国消费者的主体 B.我国的“中产阶级”引导着消费潮流 C.我国的“中产阶级”不同于发达国家 D.我国的“奢侈品时代”还远没有到来 【答案】D 【解析】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提问方式为“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文中前两句提出我国现状,即虽然出现富豪阶层但为数甚少。接着引出奢侈品市场的主要支柱“中产阶级”,并分析了与西方国家的中产阶级相差甚远,言外之意即我国的奢侈品市场还不成熟,奢侈品的时代尚未到来,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纠错】A项表述为文段的字面含义;B项、C项表述也可以从原文中得出,并非作者的言外之意,因此都应该排除。 【精讲】以上10道例题都是对意图推断题的讲解,全都出自于历年真题,可以看出公务员考试对于这种题型的考查还是占有很重要的比例的,因此考生要特别重视。此外很多考生会忽略这种题型,把它与主旨概括题混淆,以至于受到出题人的误导,选择错误的答案。总结归纳,在面对以上两种题型时,考生首先要根据提问的方式 辩别到底考查的是哪种题型:主旨概括题:寻找文中的主题句,在选项中寻找同义替换的答案。意图推断题:不选原文字面含义的表述,把握作者说话的意图、目的所在即为答案。 除了了解片段阅读意图推断题解题技巧外,还需要做大量的练习题掌握做题技巧。 小编推荐: 最新教材推荐: 最新版公务员省级联考标准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