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辗转联系到屠呦呦当年的中学同学——现清华大学教授陈效中,“我知道她获奖后本想给她打电话,但他们夫妇已经去美国领奖了,之前没有和任何人说,包括非常要好的朋友。” 在陈效中印象中,当年上中学的时候,屠呦呦长得还蛮清秀,戴眼镜,梳着麻花辫。可生活上,她却特别粗线条,上学用的箱子常常收拾得乱七八糟;结婚之后,她家务事不太会做,买菜之类的事都要丈夫帮忙。 “有一次回宁波开会,她想在火车中途停靠的时候下车走走,结果竟然忘了按时上车,被落在了站台上。”陈效中笑言。 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人物 而在业内,她是一个争议不断的人物。国内有关屠呦呦是不是发现青蒿素第一人的争论从没有停止过。在获得科技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后,还有人专门到科技部投诉,认为屠呦呦将“成绩独占”还加上了一条“罪名”,在引用别人论文的时候只写前三个人,后面用等代替了,“这明显是抹杀他人的劳动成果。” “只引用前三个人的名字是国际惯例,提出这一疑问的人没有一点科研常识。”梁爱华和杨岚做出回应。 对于屠呦呦的获奖,国内还有“是不是应该归功于中国传统中医”的争论,甚至还对“青蒿素究竟是从青蒿还是黄花蒿中提取出来的”展开争论。 “屠老师对于这些争论不屑一顾,因为她发表论文的只是用青蒿素的拉丁文,而不是中文。屠老师认为,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只要能征服病魔就好。”杨岚说。 正如饶毅所说的那样,“围绕青蒿素有太多的争议,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举全国之力,攻克科学难关”是那个时代的烙印,青蒿素的发现、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很多后来被国际认可的科研成果都是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联合发表论文。“不突出个人贡献,只强调集体利益”是那个时代科学家的共同特色。 青蒿素类抗疟药是中国唯一被世界承认的原创新药。时间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抗药性,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1967年5月,为了越南战争中研发抗击疟疾的药物,中国启动了一项名为“523项目”的秘密军事科研任务。有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加,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一员。由于涉及秘密军事科研任务,在开始阶段有关青蒿素的研制一直处于保密之中。 “我清楚地记得1969年1月21日,中医研究院任命我为科研组长,参加‘523’项目。”在为数不多的几次面对媒体采访的时候,屠呦呦回忆说。 在此之前,国内其他的科研机构已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未能有令人满意的发现。屠呦呦决定,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她还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 1971年10月4日,对于青蒿素的发现具有历史意义。在失败了190次之后,全实验室的人都将目光集中到191号样品。在显微镜下,屠呦呦观察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80年代以后,一部分“523”科研人员仍继续攻关,最终研制出综合蒿甲醚和本芴醇两药优点的复方蒿甲醚。人类利用青蒿素抗疟达到新高度。 饶毅说,青蒿素研究是一个大协作项目,全国很多人参与。当时没有什么论文,1977年才发表第一篇论文,署名是青蒿素协助小组,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英文论文,署名是一大串作者,屠呦呦在中间。 “我调阅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历史文献,与争议相关各方面人面谈,把录音收集起来,互为佐证,最后梳理出来,每个人做了什么。最终确定,屠呦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业余时间还在搞医学史整理工作的饶毅告诉记者。 “许多中国科学家对青蒿素的深入研究有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屠呦呦则是当之无愧的、主要的和原创的贡献者。屠呦呦的原创性工作,导致了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拯救了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正在国内参加学术活动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傅新元告诉记者。 “希望屠老师身体健康。”饶毅这句话意味深长,因为有很多对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本人身体没有禁得住“岁月的侵蚀”。只要还健在,屠呦呦就是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 编辑词条: 拉斯克医学奖: 作为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学奖项,拉斯克医学奖创立于1946年,共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公众服务三个奖项,旨在表彰在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拉斯克医学奖一直被业内誉为“美国诺贝尔奖”。从奖项设立至今,获得拉斯克奖的300多人中,有80余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也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甚至有业内专家认为,拉斯克医学奖的评委会水平要明显高于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评委。记者手记: 在国内默默无闻的“三无人员”屠呦呦获得了美国医学大奖,这触动了很多人的敏感神经。其中最大争议是屠呦呦能不能作为个人获奖,因为青蒿素的发现是一个特殊时期集体会战的成果。 但是,与东方人讲究团队合作不同,西方更加看重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其实只要在回答了下面三个问题,你会发现有关“谁是发现青蒿素的第一人”的答案一目了然。一是谁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二是谁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三是谁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做到这三点的是同一个人——屠呦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