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词如:如果……那么,只有……才,或者……或者……,……并且……等。在逻辑学中称做联结词,是逻辑常项。 日常生活语言交流中,虽然人人使用联结词,但语义是不规范的。甚至会出现歧义,使表达变得模糊不清。公务员考试中,所有联结词所表述的语义都是规范的,逻辑语义不容质疑。所以在阅读分析中,联结词是断定逻辑关系的重要直观依据。 由联结词构成的语句是表达判断的复合命题。如: 前件 后件 如果提高生产率,那么就能实现目标。 只有提高生产率,才能实现目标。 或者提高生产率,或者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并且实现目标 …… 常简约成: 提高生产率就能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才能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或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也实现目标 分析上面命题,容易理解它们的语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逻辑性质也不同。因此,前后件之间的推理思路就不同。推理思路有规律,这些规律叫推理规则。 公务员考试中,发现有联结词出现(包括简约)的试题,就必须使用推理规则,这是重要考点。在这里,简单介绍如下必考的规则: 首先定义逻辑符号的语义(必须熟记): 1)大小写英文字母均可:A、B、p、q…指代相关事物; 2)逗号: ,读:与。 表达“并列”(与旧符号“∧”相同) 3)右箭头:→ 读:则。 表示“如果…那么” 4)对号:V 读:或。 表达“或者…或者” 5)双箭头:=> 读:所以。是推出符号。(也可用“→”替代) 6)负号:- 读:非。表达否定。(与旧符号“¬”相同) 1.充分条件推理规则: 句型:如果A,那么B。 符号:A → B (读A则B) 规则1:断定A,必然断定B。 符号:A → B,A => B (分离规则) 规则2:断定非B,必然断定非A。 符号: A → B,-B => -A(逆否规则) 传递规则:A → B,B → C => A → C 2.必要条件推理: 句型:只有A,才B。 符号:A←B(读A才B) 规则:(从略) 必要条件规则容易与充分规则记混,我们介绍一个换位定理,可以把必要条件转换为充分条件句,只要记住充分规则就可以了。 换位定理: 句型转换:只有B才A = 如果A则B。 符 号: B ← A = A → B 3.排中律规则(相容析取) 句型:或者A,或者B。 符号:A V B(读A或B) 规则1:否定A,必然断定B。符号:A V B,-A => B 规则2:否定B,必然断定A。符号:A V B,-B => A 这三类规则是重要考点,必须熟练掌握。请看试题。, 试题1: 由于最近的市场变化,绿岛公司必须在以后两年的时间里提高10%的生产率,否则它就会破产。事实上,从绿岛公司的生产和经营结构来看,如果能提高10%的生产率,那么它就能实现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必然真? A. 如果绿岛公司不能达到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它就会破产。 B. 在以后两年内,如果绿岛公司提高了20%的生产率,它就不会破产。 C. 如果市场没有变化,绿岛公司就不需要提高生产率以防止破产。 D. 在以后两年内,绿岛公司有可能提高10%的生产率,但不可能达到提高20%的目标。 [解析] 1.文中出现联结词“如果…那么,否、则”等逻辑联结词,考核推理规则。这类试题叫做论证演绎。 2.文中命题及形式分析: 如果能提高10%的生产率,那么它就能实现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 这是充分条件命题,即:提高10% → 提高20%, 逆否推理:-提高20% →-提高10% 传递推理:-提高20% →-提高10%,-提高10%→破产 => -提高20% → 破产 结论是:不提高20%就破产。答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