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黑龙江省海伦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著名的“大豆之乡”。12月25日据报道,近几年,这个市一边四处“哭穷”申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边变相投资近亿元兴建政府大楼,继去年成功戴上“贫困帽子”,今年又搬进竣工不久的“豪华衙门”。这种“穷”“奢”通吃、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造成不良社会观感,也引起当地干部群众质疑。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常委会委员李连宁说,一些地方挖空心思、削尖脑袋要当贫困县,当了贫困县以后,开庆祝大会热烈祝贺,当不了贫困县的市委书记、县长就感觉灰溜溜的,觉得对不起全县人民。有的财政收入已经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了,仍然继续要当贫困县。 【答案源头】 一些地方领导热衷于当“贫困县”,一方面是因为利益驱动。这几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开始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一些扶贫项目和资金相继向贫困地区倾斜,彰显了党和政府的人文善意。有些地方看到这是一块“肥肉”,于是乎挖空心思地争戴“贫困帽”。一旦戴上这顶“贫困帽”之后,各种优惠就会如约而至,扶贫资金也是悉数收入囊中。另一方面与审查不严有关。按国家相关规定,一个地方申报贫困县,作为上级部门应该到该县实地考察,看看是不是符合实际情况,可令人遗憾的是,有些上级部门根本不到基层实地考察,而是习惯于听汇报,看材料,申报扶贫县,申报扶贫项目,从立项到检查、验收,有很多水分,脱贫的标准也有水分,扶贫的主体也有玩虚的、摆花架子的。结果导致了假“贫困县”的纷纷出笼。 [影响] 首先,这种做法是一种弄虚作假,与我们党倡导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背道而驰。大家看到争戴“贫困帽”有利可图,于是大家群起仿效,结果良莠不分,真正贫困的得不到救助,真抓实干的县得不到上级的关照,而那些弄花架子的却能如鱼得水,如此“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践踏的是社会良心和官人的官德。 其次,容易助长奢靡之风。一些地方不是把扶贫资金真正用于百姓身上,而是用来购买高价级轿车、盖豪华办公楼,甚至建别墅,扶贫资金被“张冠李戴”,长此以往,肥的是个别干部,坑苦的却是老百姓。 再次容易助长干部的不思进取。按说,一个地方贫穷落后,领导干部应该感到汗颜,知困自反,带领群众及早走出困境,早日摘掉“贫困帽”,只有这样,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果习惯于吃“免费午餐”,一个地方的面貌就会外甥打灯笼——照旧,如此,何谈“造福一方”! [启示] 贫困县的帽子在这里似乎成了一把双刃剑,对于一些贫困县来说,可以借此获得大量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改善当地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用于改进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用于扶持当地经济发展,借此实现脱贫致富。但对于另一些贫困县来说,戴上了这顶帽子,获利的却不是贫困群众,而是贫困县的官员,有了这笔钱,他们就可以盖更多更好的办公大楼,购买更多更好的公车,出入更多更好的娱乐消费场所,甚至是将更多的钱贪进自己的腰包。 扶贫是国家的一项善政,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在某些人的权力运作下,这项善政被扭曲变味,甚至成为谋取私利的幌子。善政要结出善果,必须扎紧制度的篱笆,让觊觎者无处下手,违规者受到棒喝,让善政真正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 [措施] 要防止假贫困县的出现,公开透明是最好的利器。对此,专家建议: 一是贫困县的申报条件要公开,什么样的县才符合贫困县标准,一个地方的申报要在网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上级拨付的扶贫资金要公开,省、市、县、乡镇,层层公开,形成一种想捂都捂不住的局面;三是平扶贫资金的用途要公开,一旦发现私自截留,自己挪用者,严惩不贷,只有形成一种高压态势,扶贫资金才真正能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小编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