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从2007年开始,浙江省教育厅即取消了包括浙江大学在内的高校“点招”特权,所有招生计划对省内高校一律不留机动指标,对省外院校招生计划一律从教育部计划管理系统流转,绝不受理任何网外招生计划。同时,严查权势家长以“转学”让子女进入好大学的乱象。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表示,“教育公平改革要勇于向既得利益群体开刀。” 事实上,教育部几乎年年都发文严禁“点招”,但禁而不绝。今年5月,教育部再次专门下发文件,开展以整治“点招”为重点的专项治理活动。“点招”成为近来的舆论热词,一大半恐怕要拜人大就业招生处原处长蔡荣生所赐。尽管具体案情尚未详尽披露,但有媒体早前报道,此人利用自主招生、提前录取等高招自主权大做手脚、大敛钱财,创新尝试的自主招生沦为“点招”通道,一个点招名额卖100万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省断然废除高校“点招”特权、向既得利益群体开刀的做法,无疑具有积极意义。那么,旨在让各色人才脱颖而出的高校招生,为何会从中诞生一种特权? 一方面,因为缺乏公开透明,“点招”特权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些大学寻租的自留地。越是名牌大学,诱惑越大,相关“暗箱操作”的社会影响也就越发恶劣。这其中,主导“点招”、“优惠”政策的,并非是考生的特殊才华,而是其身后的浓厚背景,“拼爹”、“拼权”、“拼钱”……。至于普通民众,受益的可能不大。 另一方面,在实际运行中,“点招”、“优惠”、“补录”等等招生政策,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完全依靠高校相关人员的自律。这显然是有问题的。公平公正不会凭空而来,而是应该依靠相应的制度来规范、约束,并在堵漏、纠偏中一点点践行。不然,“自主”很可能走向“自利”乃至“自肥”。 包括自主招生在内的高招新探索不能沦为某些人“曲径通幽”、败坏公平的通道。媒体及社会公众对高校自主招生寄予希望,是把其看做在坚硬的分数线之外辟出的一条新路。然而,次第出现的乱象告诉人们,若无相对完备的制度环境,“淮橘”可能“变枳”。 浙江省的实践也昭示出高招改革的必由路径,在进行改革探索时,必先扎紧篱笆,废除特权,斩断利益链条。 也即,废除“点招”特权并不意味着高招改革的停顿,但无论怎样探索,关键要强调公开透明的规则意识,彻底公开相关信息,招录人数、标准、程序,具体的起止时间,等等,这些关键性信息要广为周知,不能只是让个别人揣在兜里、夹在皮包里。同时,也要有严格的配套制度来杜绝新特权的形成,要有纠错机制,要接受社会的监督,不能只是让高校自己来监督自己。
更多信息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库 小编推荐:2014公务员省考笔试课程专题 千名公考冠军助学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