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题为“蘑菇特能吸收重金属,每月最多可以吃200克”的文章在微博上广为流传,并称该说法源于一位“研究真菌的博士”。有媒体就此事采访了相关专家,专家称食用菌特能吸收重金属的“可能性不大,几乎不用担心”。像这样的健康信息在网络上很普遍,并且很能吸引眼球,但公众往往真假难辨。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八届健康传播大会上,有代表指出,我国健康传播存在问题,健康谣言时有发生,亟须干预。 健康信息关系到公众的身心安全,老百姓的健康需求也催生了电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健康信息和养生知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加之信息内容的碎片化和信息来源的模糊化,使健康传播更加充满不确定性,甚至不乏耸人听闻或打着“健康常识”“健康百科”旗号行他事者。这些信息很多未经证实,却在网络上大行其道。 前不久,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曾发布十大生活谣言,几乎都跟健康有关,如“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维生素C可以治疗和预防感冒”“木瓜能丰胸”等,然而,这些信息却被很多人当成日常生活的教条。健康传播为何难以避免谣言的发生?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曾指出我国健康传播的症结:缺乏专业机构的介入和引导,权威专家缺位;媒体缺少权威的信息来源,且自身专业知识不足;公众健康素养水平不高。而公众健康素养之所以不高,也跟权威信息的匮乏有关。 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以及专家通常代表着信息的权威性,但在复杂的传播环境中,公众很难听到他们的声音。相反,却有大量来自背景复杂的所谓“专家”或知情人士的健康信息在大肆传播。结果,懂科学的不大爱做科普,做科普的却不见得懂科学。等谣言满天飞时再来辟谣,则难免事倍功半。 因此,对健康谣言的干预应该未雨绸缪,权威机构和专家们应该增加主动性,学会掌握新时期的传播媒介,加强与媒体的交流和沟通,在健康传播中不能失声。通过权威信息的介入和引导做好科普,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使谣言不攻自破。如此,才能净化我们的传播环境,让谣言失去生长的土壤,给公众带来正确的卫生和健康知识。
更多申论知识请访问:国家历年申论试题及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