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空转“黑洞”的祸根在哪 2013年前五个月,社会融资总额同比增长51.8%,规模已经超过2012年前7个月社会融资总额之和。与此同时,GDP季节环比增速、PPI、PMI等经济先行指标却呈下滑趋势,社会融资高增长与经济复苏疲弱二者显著相悖。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有资金、无增长之间的矛盾凸显,为何如此? 本质是社会融资结构不合理 自2011年央行首次公布社会融资总额至今已两年,从全社会角度关注融资总量,用社会融资规模取代银行新增贷款作为货币政策的监测指标和中间目标,正是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使金融能够更好地对实体经济进行资金支持。 关注社会融资总量彰显中央银行致力于优化融资结构的决心。这中间的核心是关注融资结构,而合理引导融资结构则是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政策制定的基本出发点。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一直都是国内社会融资的主渠道,亦是监控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但伴随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银行贷款的替代作用正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融资通过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完成,直接融资比重不断提高,间接融资比重不断下降。要顺应融资结构变化的趋势,宏观监控范畴也应该与时俱进,这也正是央行公布社会融资总量的初衷:将各种融资方式的规模、在社会融资总规模中的比重等纳入监管指标体系。 然而,从目前来看,反映社会融资情况的数据与实体经济运行数据严重不匹配,各种形态的社会融资没有对实体经济运行予以支撑。目前中国经济中融资需求最旺盛的两个主体,一个是地方政府,一个是民营机构。他们一个代表官方力量,一个代表民间力量,是目前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投资主体。但是囿于经济地位、传统观念等因素,社会融资对二者发展的贡献程度差异显著。 “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深层用意 从目前来看,解决社会融资与实体发展不相匹配的问题,应该做好如下事情:一是调整现有存量结构,即将资金发放于效率较高、转型较快的行业和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而对于一些产能过剩的企业则要控制。二是鼓励经济主体更多地到资本市场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短期融资券等多种形态的市场化融资工具筹集资金,在为自身带来经济福利的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健康发展起到促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