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在网络应用方面,学生的起始触网年龄整体呈现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二年级,依次为7岁、8岁、10岁和12岁。在时间上,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1.24小时。学生上网场所则呈现出多元化和自主性的特点,移动上网逐渐成为发展新趋势。学生对网络信息具有较强的防备意识与质疑能力。学生用网程度存在差异,1.9%的学生处于“过度用网”状态,超过10%的学生曾有网上受骗经历。在网络素养方面,“过度用网”学生的综合表现明显低于其他学生。 家校联系:网络正发挥积极作用 在家校联系方面,仍以学校引导家长参与为主,网络在其中正发挥积极的作用。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网站及相关网络环境在支持家校联系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学生对课外补习班的喜好呈现多样化,但总体倾向于不喜欢。“英语”“数学”“语文”“物理”是主要的补习科目。“奥数”在个别省份的竞赛补习类科目中排在首位。中学生普遍反映课业负担重。 休闲生活:超过四成的休闲时间用于互联网活动 在休闲生活方面,学生在上学日和休息日的睡眠时间基本有保证。学生在上学日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7小时,休息日的平均睡眠时间为9.3小时。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平均睡眠时间明显减少。值得关注的是,仍有一定比例的中学生上学日的睡眠时间不超过5小时。学生超过四成的休闲时间用于互联网活动。学生的休闲活动呈现多样性,户外休闲活动最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能感,网络音视频及网络社交活动会对学习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建议:学校应加强信息化建设,缩短校内外的数字鸿沟,为学生提供健康、安全的上网环境,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积极促进学与教方式的变革;教师应熟悉“数字一代”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方式变革诉求,加强学习活动设计,养成学生预习和记笔记等良好学习习惯;家长应主动提升自身网络素养,缩小与孩子在网络应用方面的差距,了解网络时代孩子面临的新问题和新需要,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提升家庭教育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