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烧水或者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的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 2、用砂锅煮食物,输入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C,而锅内食物为100°C,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到100°C为止。 3、用高压锅煮食物熟的快些,只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 4、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自来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而是自来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水管,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 5、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离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 6、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 7、当锅烧到温度较高时,撒点水在锅内,就发出“吱、吱”的响声,并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水先迅速汽化后又液化,并发出“吱、吱”的响声。 8、当汤煮沸要溢出锅时,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扬起汤,可使汤的温度降至沸点以下,加冷水,冷水温度低于沸腾的汤的温度,混合后,冷水吸热,汤放热。把汤扬起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比汤温度低,汤放出热,温度降低,倒入锅内后,它又从沸腾中吸热,使锅中汤温度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