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数以万计的人被置于艰险困厄中。从记者发回的现场图片可见,震中房屋倒塌严重,其中以农村民房受损最大。不过万幸的是,震区的一些希望小学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截至8月3日晚12时,鲁甸县两所希望小学学校只有墙体轻微开裂,地震未对教学楼主体结构安全产生影响。 汶川地震中,校舍倒塌的阴影一直笼罩在国人心头。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汶川地震后,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成了一项重要任务。《防震减灾法》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政府同时决定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对各类城乡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消除安全隐患,将中小学校舍建成建筑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鲁甸地震中,一些希望小学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这也向人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建筑安全并不是奢望,在天灾面前,最大限度地给生命寻找避难所是完全可能的。同时,这也是一种提醒,校舍可以相对安全,那么民宅也可以向学校目前的标准靠近。 国家地震局指出,房屋抗震性能差、人口密度高、震源浅等原因,是鲁甸地震伤亡惨重的原因。从一些报道中也能看到,农村民房中,不仅土坯房倒塌,新盖不久的民房也倒了不少。即便经历了数次地震后的社会检讨,今天,房屋抗震性差仍然是地震灾害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早在2005年底,当时的建设部就通过了《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提出各地县级以上政府应对农民自建低层住宅的抗震设防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2011年6月,财政部还下发过《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在优先支持贫困农户、并向财政困难地区倾斜的同时整体推进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之后,云南省也相继出台了类似规定,要求对本省农村的危房进行改造。 但现实的掣肘显然更多。鲁甸和中国很多边远地区一样,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生态环境恶劣。村民因为贫穷,在建设房屋时,没能过多地去考虑房屋的抗震安全问题。而当地财政乏力,也不可能在农民建筑房屋时给予更多财政支持。但是,即便如此,对于村民的房屋质量,各方面也应给予更多关注。建筑物防震已成减灾、防灾的共识,建筑物防震的意识更应当从学校推及到包括民宅在内的所有建筑物。 希望小学在地震中挺住了,这是值得欣慰的事。但是,这也是在提出另一个问题,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地震多发区各类建筑物的抗震建设,是否应设立专项资金来提升民宅的抗震水平,如何在赈灾和减灾两个方面使用各界捐款,对政府部门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