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复习 常常会产生以下几个误区: 1.认为言语理解与表达就是考语文基础知识 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理解。言语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具体形式,公务员考试在设计这部分题型时主要集中在对应试者思维能力的考查上,比如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而并非常规意义上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考生若想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应考能力,不应该集中在“死记硬背”上,而要着重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通过试题思考命题人在题目背后考查的要点及思维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一通百通,提高效率。 2.认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没有什么做题的技巧和方法,就是单纯地阅读 相信有相当数量的考生认为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题目没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就是单纯地逐字逐句进行阅读,然后再根据多年养成的“语感”选择一个答案。但是我们马上就会面临这样的窘境:有些题目读完之后观察选项,发现似乎都有一定道理,模棱两可,真假难辨,而时间就在这不断的犹豫徘徊中悄悄溜走。此外还有许多题目,哪怕是选对了,也是偶然猜对了答案,至于为什么对,或者为什么不对却理不清头绪。如果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做题中出现了上述状况,说明你对言语理解与表达这类题目还没有完全掌握其命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尚处在单纯阅读判断的初级阶段。 2、判断推理的复习 判断能力测试的初衷是测试考生的快速判断能力。判断能力是逻辑能力,测试是对逻辑能力的检测手段。在考试中这一板块花费较多时间的原因通常有: 1.对必须固化得逻辑不能脱口而出,举例说明,考生对25×25=625,只要0.3秒就可以完成,而对“并非所有人都必然享受优质的服务=有的人可能不享受优质的服务”这样的语句等价互换则要费些心思。 2.阅读方法不对,大多数人的习惯阅读方式是通览阅读,这种阅读方法很难做到有效阅读。其实试题是有一定结构联系的,这也是有原理地,而这些都需要在阅读中把握,可以这样说,只要原理清楚,阅读方法正确有效,,判断的过程只要几秒。 3.大脑疲劳,大脑疲劳导致分析试题超时的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一个分析问题能力很强的人,如果不注重脑力锻炼,也会出现连续思考的过度疲劳! 3、常识判断的复习 作为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一种的必考题型,重点是考察公务员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这也是公务员这样的职业所要求的。 虽然从考试大纲来看,这类的题型的所占的比例在下降,但根据依法治国的思想,作为准公务员,应具有知法,懂法,守法的基本素质。 总之,常识判断考察的内容多而杂,但也有命题规律可循,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在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对于基础性的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以及历史人文常识要能够牢固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