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注册  

考德上教育 设为首页 立即收藏

网校 建筑 | 医学 | 财会

教师 | 留学 | 其他

40004-20005

视频 专题活动 YY频道备考 德德师兄微信号:KDSJY100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老师指导 > 申论 > 申论热点 >

面试热点与解析:世界遗产更应特别保护

来源:国家公考网时间:2014-07-07 10:44考德上教育V

6月22日,我国的大运河项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结果刚刚公布,运河沿线就有18个城市的旅游局积极行动起来,在杭州成立“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推广联盟”,旨在整合大运河城市资源优势,加快沿线城市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不止包括人们常说的京杭大运河,还包括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个省市,串连着27个地级以上城市。大运河申遗成功,无疑给沿线城市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各个地方都想把世界文化遗产作为金字招牌,这一招牌能否长期金光闪闪,取决于当地能否妥善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保护,指的是保护环境。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规定,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都是本法所称环境的一部分,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自有文化方面的保护内容,作为一条流动的河,其生态系统亟须特别保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大运河的最大特点是因水而活。山东济宁以南的部分仍在通航,其它一些河道成为沿线各地的景观河、灌溉河、排涝河,生态作用也不可小觑。在人们的期待中,今后的大运河应该是水质稳定向好,湿地生机勃勃,沿岸整洁干净,到处绿意盎然,游客流连忘返,而不是样样相反。

成为世界遗产,是一种荣誉,更意味着责任。一些世界遗产被过度开发利用的例子在国内外并不鲜见,教训极其深刻。对于大运河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其文化魅力的源头活水,活水成为污水,水岸变成楼盘,文化就会失去营养和阳光,必然枯萎凋亡。沿线各地尽可以围绕大运河做足发展文章,但不能不重视水体和沿岸生态环境的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是基本遵循。古老的大运河,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如今,文化产业、旅游业、房地产等行业,都在盯着大运河;今后,人流、物流、资金流都要涌入大运河。制订大运河沿岸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的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是避免这条河承受不能承受之重的前置关口。有幸在大运河沿线发展的企业,都会不同程度地排放垃圾、污水,日常的监管和维护更是不能缺位。

大运河是一条跨界河,从北到南串着那么多城市,有的河段通过城区,有的经过农村。从责任来看,保护大运河,当然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从效益着眼,又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河水是流动的,上游水量、水质的变化,必然影响下游,这就需要上下游之间协同行动。省际之间、城市之间,除了建立旅游业推广联盟,也应该建立保护环境的联盟,制订可操作的协同措施。

申遗8年,大运河方有今日殊荣。成果来之不易,理当倍加珍惜。面对这份荣誉,请各地的决策者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HO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