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注册  

考德上教育 设为首页 立即收藏

网校 建筑 | 医学 | 财会

教师 | 留学 | 其他

40004-20005

视频 专题活动 YY频道备考 德德师兄微信号:KDSJY100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老师指导 > 申论 > 申论热点 >

2013年7月时事评论:如何看待“模范敬老院酿悲剧”问题 ?

来源:时事一点通时间:2013-07-31 10:57考德上教育V

时事评论背景:

26日凌晨的一场大火,夺去了黑龙江省海伦市联合敬老院11人的生命。涉嫌纵火者王贵是这家敬老院的老人之一。因怀疑自己的200元钱被偷,他先后采取打碎玻璃、把水果刀架在脖子上等过激行为,但均未引起重视。于是,他不惜铤而走险,结果他本人也被当场烧死。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发生悲剧的这家养老院是全国模范敬老院。30多名身体有病或难以自理生活的老人,竟被安排在条件最差的“特护病房”:这里无夜间工作人员值班,连消防栓等基本硬件都没有,情感关怀、心理咨询等更是严重缺失。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模范敬老院酿悲剧”问题?

全国模范敬老院,本应是老年人颐养天年的地方,却为何开出如此让人心痛的“恶之花”?个中原因或许不能一概而论,但它至少从一个侧面警示了一种倾向,即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下,精神养老服务缺失成了新挑战。

当老人在敬老院长期得不到细致的心理关怀,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自我排解不开,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扭曲。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有效的疏导,心理问题就容易以非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而埋下公共危机的种子。对此,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表示,精神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这是大多数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如何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精神关怀,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韦斯,将老年人的孤独分为情感性孤独和社会性孤独。情感性孤独是指缺乏家庭成员间的交流,社会性孤独是指缺乏朋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社会是年轻人主导的陌生社会,对老年人的精神关爱显得明显不足,这两种孤独在一些老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如何让老人在敬老院真正住得下、住得好,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常态之举,宜有长效之策。因为,事实反复证明,如果不在细节上更加用心,没有完善的问责机制,仅有应急式的事后救济,任何救助养老行动都难免事倍功半、漏洞频出。

为敬老院撑起安全保护伞,政府责无旁贷。国际通行的做法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相关组织机构,由专业人员到敬老院通过心理风险因素评估,对心理、精神上有隐患的人群进行排查并分级管理,进行个性心理干预,从而化解各种潜在的社会危机。

同时,不妨在制度化的保障和长久的心灵支撑上多动些脑筋,从探索建立老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制定相关标准使相关服务发展专业化、规范化等方面入手,给出对症下药的帮扶,提供更多详备的养老保障。

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前曾谈及老年十忌,其中忌自我封闭、忌无所事事、忌愤世嫉俗、忌老想到死等,尤其典型。如果养老院工作人员对老人少一些冷漠、指责,如果敬老院多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如果子女对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多一份敬畏,如果经常组织社工、志愿者和老人谈谈心,就有可能帮助老人摆脱心灵的寂寞,走出心灵的阴霾。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们离这一愿景还有相当的距离。伴随着现代社会流动性的增强,社会化养老服务逐渐从一种特殊性需求向普遍性需求转变。我们期待着,除敬老院自身努力提高服务水准外,能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对老人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联手织出一张安全网,让敬老院成为最安全、子女最放心的地方。

(责任编辑:admin)

HO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