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宗:最具“意境”的逻辑填空 1.在乡村,老牛与牧童彼此守望。庄稼人面朝黄土,把自己生命的期望播种进________的泥土里,把一切梦想向季节里扔去,和庄稼、土地一起________,一起金黄。在鲜润的土地上,将十指插入泥土,攥一把,闻一闻泥土的清香,然后把泥土捏出心中渴望的形状,那是老农一生重复了多少次的庄重礼仪和神奇享受。________的身影和溅落的汗珠也被编为一个章节,使故事闪现着更加真实的光芒。乡村和农民真正的笑声,________在季节深处的笑容和粗犷的酒歌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黝黑 葱郁 消瘦 镶嵌 B.广袤 成长 清瘦 洒落 C.湿润 葱郁 健硕 飘落 D.厚重 成长 矫健 凝结 【答案】A。解析:本题可由第二空入手,第二空所填词语应与“一起金黄”构成相对呼应,所以应选择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葱郁”合适,排除B、D。后面有“在鲜润的土地上”,第一空为了避免重复,不会填“湿润”,由此可排除C,故本题选A。把“黝黑”和“镶嵌”带入文段,都合适。 【盘点】还记不记得“牧童骑黄牛”想不想听听“歌声振林樾”???
第二宗:最“苦逼”的逻辑填空 2.在房价不断________的当今中国,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中国的中产阶层已经被高房价消灭。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是最有可能成为中产阶层的群体,然而,在这个遍地都是大学生的年代,我们却看不到中产阶层成长的希望。毕业即失业已是一种________。初入社会的他们,又不得不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他们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生活幸福感在不断降低,“房奴”“孩奴”________,整个群体被焦虑与失败感所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攀升 现象 俯拾皆是 困惑 B.上涨 趋势 层出不穷 纠缠 C.上扬 潮流 无处不在 干扰 D.飙升 常态 比比皆是 困扰 【答案】D。解析:由第三空可知文段强调的是“房奴”“孩奴”到处都是。“俯拾皆是”指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侧重多而易得。“比比皆是”指到处都是,侧重常见。“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无处不在”指每个地方都有。可排除选项A、B。“上扬”指 (水位、价格等)上升;升值。“飙升”指急剧的上升,强调上升的速度快 。“飙升”比“攀升”更契合句意,把其他词语代入也符合。故本题选D项。 【盘点】房子、孩子、票子像三座大山压着“苦逼”的人们,同感的有木有???
第三宗:最“不幸福”的片段阅读 3.中国经济的告诉发展首先保证了居民获得幸福的物质因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居民身体素质、寿命都得到提高。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中,物质资源极大丰富,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来获得最大的物质享受。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提升,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这些都是人们保持幸福的物质保障。然而,现实情况也告诉我们,很多收入颇丰的中产阶层甚至富裕阶层还往往比工薪阶层更容易“抑郁”。这当然不是因为“有钱”让人变得不幸福,而是因为“不差钱”让物质丰富这样一个幸福增长点消失了。 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A.中国的工薪阶层比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更幸福 B.亿万富翁多数是不幸福的 C.物质丰富是幸福的基本保障,但它所能带来的幸福体验并不可持续 D.幸福的程度与财富的多少成正比 【答案】C。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强调的重点在转折之后,即“物质丰富能带来幸福感但不能持久”故本题选C。 【盘点】有钱不一定幸福,幸福不一定有钱,亲们好好享受当下吧!!!
第四宗:最“大跌眼镜”的统筹问题 4.艘轮船负责6个码头之间的货物调配任务,已知这6个码头所需装卸工的数量分别为12人、10人、6人、8人、3人、9人。现在让一部分装卸工跟随轮船移动,而不是在各自的码头等待轮船到来后才开始工作,这样一来,可以使得6个码头所需装卸工的总数减少,则在不影响任务的前提下,所需装卸工的最少人数为( )人。 A.48 B.39 C.45 D.31 【答案】B。解析:有4艘轮船,最多有4个码头同时进行货物调配,即要保证6个码头的货物调配任务只考虑需要人数最多的4个码头同时进行货物调配所需的人数即可。所以至少需要12+10+9+8=39名装卸工人,选B。 【盘点】自古考题多刁难,一如殿试状元郎。今朝解题只一步,好似泼妇变红娘!
第五宗:最让人“心乱如麻”的行程问题 5.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甲用时15分钟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甲乙第二次相遇后,乙再走( )分钟才能到达A地? A.40 B.30 C.45 D.33.3 【答案】A。解析:设乙的速度为1,则甲的速度为4,全程为4×15=60。当甲到达B地时,乙走了15,此时甲返回追乙需15÷(4-1)=5分钟追上,所以当甲乙第二次相遇即甲追上乙时,乙共走了15+5=20,剩余40的路程未走,因此乙再走40分钟才能到达A地。 【盘点】貌似相遇要计算,其实考点在潜伏,明修栈道生错觉,暗度陈仓夺关中。
第六宗:最“基础”的类比推理 6.吴承恩:《西游记》 A.干宝:《搜神记》 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D.吴敬梓:《儒林外史》 【答案】B。解析:题干与选项都是作者与其著作的对应关系,只有《西游记》与《三国演义》同属中国四大名著。《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基督山伯爵》是法国通俗历史小说;《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盘点】亲们,这道题目,在幼儿园咱就可以做对了吧?!
第七宗:最“省时”的定义判断 7.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的职权和法定的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中属于法的适用是: A.海关工作人员认为张某有走私嫌疑而对其进行查办 B.检察机关根据群众举报对王某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 C.李某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在某售楼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D.公安局长召开关于提高干警办案质量的工作会议 【答案】B。解析:法的适用的定义要点是①国家司法机关;②根据法定的职权和法定的程序;③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④专门活动。A、C、D中主体都不是国家司法机关,只有B选项符合定义,故答案选B。 【盘点】看完主体,正确答案就水落石出。考官是真心的为我们节省时间啊,可爱!
第八宗:最“期待”的考后心情 8.唐朝诗人孟郊的《登科后》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生动描绘了士子在参加完科考获取功名后的愉悦心情,据此判断,此为士子参加的是( ) A.贡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 【答案】D。解析:“登科”又称“登第”。科举考中进士,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唐代武则天首创,皇帝亲临殿廷,发策会试中式的贡士,称殿试。本题答案为D。 【盘点】人生四喜为“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所有参考的考生恐怕最期待的莫过于诗中士子的心情了。
第九宗:最“亲民”的中国梦 9.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明确表述的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美丽中国 D.人民幸福 【答案】C。解析: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同志做重要讲话。他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盘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习近平主席一语道出了国人的心声,可谓最亲民的梦想。
第十宗: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0.关于中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神农本草经》中,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B.《黄帝内经》是黄帝所著的中国最早的医学理论典籍 C.中医的四诊是指望、闻、问、切 D.针灸是两种不同治疗疾病方法的合称 【答案】B。解析:《黄帝内经》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C项“黄帝所著”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盘点】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医,要珍惜,要发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作为考生的你,做到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