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 第一部分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一.行政事业财务管理概论: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系、形式,依法行政的原则、基本要求及财政保障机制。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定员定额的概念、制定及管理,部门预算的编制、审批及执行程序,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及其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及其管理,结转及结余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管理,事业基金、固定基金及专用基金管理。 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的概念、基本特征,“零余额账户”的含义及管理,开户银行的选择及银行账户的设立,国库集中支付下的支出类型,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范围,预算单位分月用款计划的编制、上报与批复,国库集中支付下各相关部门的主要职责。 四.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国有资产的管理原则、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的配置,国有资产的使用及分类,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国有资产的处置及收入上缴,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五.事业单位财务清算:财务清算的原因和分类,清算财产的估价和变现,财务清偿和剩余财产分配。 六.行政事业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年度财务决算的编制和审批,财务分析的内容及主要指标,财务分析的应用。 第二部分 企业财务管理 一.财务估价:货币的时间价值及计算,风险衡量与风险报酬,有价证券的含义,公司债券、股票的价值及收益率计算,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运用。 二.财务预算与控制:预算编制的原理与常用方式,全面预算及其编制方法,财务控制原理、内容及常用方法。 三.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个别资金成本、边际资金成本、综合资金成本的计算,资本结构理论及最佳资本结构,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综合杠杆的计算。 四.投资管理:投资决策评价的基本方法,投资方案和现金流量分析,金融资产投资决策,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五.企业融资管理:企业资金需求量的预测,融资的渠道及方式,普通股、债券等筹资方式的基本概念、发行条件、发行程序、以及其各自的优缺点,租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决策方法。 六.营运资金管理:企业营运资金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现金管理的目标及最佳现金持有量,应收账款管理、信用政策的制定,企业最佳存货余额,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及扩展,商业信用、短期银行借款等短期融资方式。 七.股利分配及股利政策:企业利润的构成与分配程序,股利分配的基本理论与股利分配政策,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比较。 八.企业财务分析:企业基本财务报表,财务比率分析(包括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增长能力等方面),杜邦分析体系的运用,财务比率分析在信用分析评估中的应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部分 审计 一.审计基本原理:财务报表审计目标与审计责任,审计准则,审计的重要性及风险,审计计划,审计证据以及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 二.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涵义和作用,简式审计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的特点,内部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编制,社会审计报告的类型。 三.内部控制及评价: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价,审计风险评估。 四.企业财务审计: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及实质性程序,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相关账户审计,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主要业务活动、内部控制等,现金、银行存款与其他货币资金审计,现金流量表的审计,应付职工薪酬与所得税缴纳审计。 五.鉴证业务与非鉴证业务:验资,财务报表审阅,其他鉴证业务,非鉴证业务。 第四部分 统计基础 一.统计调查和整理:统计调查的种类和方法,统计分组的概念及分组方法,统计分布的概念、组成要素及分类,统计表的构成和种类。 二.统计指标:总量指标的概念和种类,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和表现形式,平均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变异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综合指标的运用。 三.抽样和抽样分布:抽样的概念和特点,抽样误差及影响因素,抽样估计方法,随机抽样设计。 四.指数分析:指数的概念及种类,综合指数的概念、计算及分析,平均指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我国物价指数的编制和应用,零售物价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 五.概率和概率分布:概率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定理,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城市建设管理》 第一部分 城市建设经济管理 一.城市社会学基本知识: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理论,城市社会调查与数据处理的方法,城市社会阶层特征及其空间分异,社区和邻里的基本构成要素,社区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社区的类型,社区的特点,社区建设与管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城市管理中的社会学思维,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特征和社会问题。 二.城市经济学基本知识: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特征,供需理论及其应用,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土地中的资源配置原理,土地制度,房地产市场与住房供给体系,外部性经济问题,城市交通经济政策调控,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成、特征与经营,城市公共财政,城市产业发展问题,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经济问题。 三.建筑工程与技术经济:现金流量,资金的时间价值,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和方法,价值工程理论,项目资本金制度,项目资金筹措渠道与方式,资金成本与资本结构,项目融资方式,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式,项目成本管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财务分析。 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调整方法,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和质量控制,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验收,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工程定额计价的基本方法,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建设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建设工程索赔,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第二部分 城市建设管理法规 一.城市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区范围与划定,城乡规划的制定,城乡规划技术标准的构成与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内容,城市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城市规划实施管理。 二.城市建筑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的规定,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范围、程序和管理,建设工程监理的范围、工作任务和内容,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制度,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基本内容,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内容,建筑节能适用范围、管理部门及基本管理制度。 三.城市房地产管理:我国土地制度的基本内容,集体土地征收,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与划拨及相关政策,本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原则、征收决定与补偿规定,房地产开发的基本程序,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房地产转让、抵押与商品房屋租赁管理的基本内容,房屋权属登记管理,房地产经纪管理的内容,住宅物业管理基本内容。 四.城市环境管理:环境的概念,城市绿化规划、建设要求、监督管理,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的基本要求,环境监督管理要求,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基本要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基本规定,城市市容管理基本要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规定,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和管理的内容,城市养犬管理的内容。 五.城建管理与依法行政:城市建设管理领域内依法行政,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行为的分类与成立的条件,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与实施程序,行政处罚的种类、设定与决定,行政复议的范围、管辖与程序,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证据及主要程序,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适用范围,城管执法部门的职责。 第三部分 城市建设管理相关专业知识 一.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城市形成的动因,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市规划的任务和作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评价,城市用地的构成和空间布局,项目建设规划控制,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与作用,城市规划实施的机制、原则。 二.建筑学基本知识:中国建筑的主要分类与特征,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住宅建筑、工业建筑的功能空间组合,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场地规划控制要点,场地空间布局,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特点,建筑材料的分类、基本性质和组成构件,建筑项目策划与设计,建筑节能新技术。 三.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系统构成,市政公用设施的性质和作用,城市用水分类,主要给水设施布局的原则与要求,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城市水源保护,城市排水工程的内容,排水体制的选择,污水量预测与污水处理,城市排水运行管理和设施养护管理,城市电源的类型,城市用电负荷预测与计算,城市供电网络,燃气种类,燃气输配设施布局,城市电信工程,城市垃圾收集和处理,城市工程管线分类、特征与布置原则,城市灾害的种类、防灾减灾系统的构成和设置要求。 四.城市道路和交通管理:我国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类型、选择与组合原则,城市综合交通的组成,城市交通的特征及交通调查,城市公共交通结构,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政策,上海市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基本内容,上海市构筑国际大都市一体化交通的基本特征、基本任务与设施的内容,城市交通枢纽设施的分类与特点,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和技术特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道路通行条件、规定与交通事故处理。 五.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生态学及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基本功能,环境问题的类型,造成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及综合治理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内容、程序与基本方法,生态工程基本知识,环境规划编制的原则和程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基本内涵,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六.信息网络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数据来源与输入,数据储存与管理,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构成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电子政务在城市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数据库技术在数字化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基本知识。 《农村建设管理》 第一部分 农村建设管理政策法规 一.十八大报告:“三农”工作定位和总体部署,城乡一体化发展,惠农富农政策,农民参与现代化、分享现代化成果,现代农业和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征地制度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长效机制,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三.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强和改善党在农村的领导。 四.建国前后土地改革历程和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互助合作组织的宗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内容,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路线与方针。 五.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三农”的若干“一号文件”:2004~2012年中央发布的有关“三农”的一号文件精神,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突出农业科技地位等。 六.相关政策:“三支一扶”的重要意义、“三支一扶”计划的含义、内容。 第二部分 农村建设管理理论与实务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和特征,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和调控机制,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 二.城乡发展与城乡关系:农村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城乡二元结构理论,我国城乡关系现状。 三.城乡统筹与经济协调发展:城乡统筹的内涵、出路,城乡社会整合与社会和谐,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区域工业化、城市化与市场发育的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体系构建:新农保政策的内容、原则和意义,新农保的建立方法,新农保政策的创新。 五.农业农村管理: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权益保护,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土地总体规划,耕地保护,国家和本市有关村民委员会组织相关法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相关法规。 六.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内涵,社会管理的方法与形式,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理念更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社会管理创新对政府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第三部分 综合管理 一.信息工作与调查研究:收集信息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信息处理的程序和方法,调查研究的内容、类型与方法,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 二.公文写作概述:公文的主题、构成要素、类型、格式,公文写作的格式和规则,公文主题的特点,公文结构的特点和形式。 三.公文的写作: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四.机关事务性文书的写作:计划,记录,总结,调查报告,简报。 五.公文的处理:公文的办理,公文的行文规则,公文的整理和归档,电子文件的管理。
更多公务员信息请关注: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