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没有四处流浪,但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有命运的安排,更有内心的驱动。为了寻觅前方更精彩更瑰丽的风景,我将一路向前,永不停息。”非常喜欢杰克·凯鲁亚克代表作《在路上》的马蔚华退隐了。他轻轻地走了,正如他轻轻地来。他的退隐,意味着招行一个时代的结束。 马蔚华,这个当今中国金融界的传奇人物,在过去的14年时间里,把招商银行从一个偏安一隅的地方小银行抚养长大成国内股份制银行中的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如今,在招行枝叶繁茂、二次转型刚刚开始之际,他选择了挂靴归去,这不免让人叹为憾事。 逃不过的时间之刀 马蔚华之于招商银行可谓是教父级的灵魂人物,他是招行的第二任行长,自打1999年3月他坐上这把交椅之后就再也没有挪过地方。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4月,成立之初只有1亿元资本金,1个网点和36名员工,但如今的招商银行已经从深圳蛇口走向了全国。截至2012年报,招行资产总额超过了3.4万亿元,网点超过800家,员工超过5万人,成为股份制银行里的“大佬”。这一切,马蔚华掌舵招行的14年功不可没。是马蔚华的“一路向前”成就了招行今日辉煌,而招行的崛起同时也成就了马蔚华传奇。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上,他曾被列为全球银行界“2004年度希望之星”,被其朋友、美国前财长盖特纳称为“和巴菲特一样重要”的银行家。 不过,没有人能逃离时间的刀,即使和巴菲特一样重要,也都会老去,此次招行给出马蔚华退休的理由便是其年龄太大。马蔚华1949年生于东北,目前已64岁高龄了,虽说他坚持每天8点钟上班,晚上11点下班,每天只睡6个小时,“精力旺盛得连我们年轻人都跟不上”,但毕竟岁月不饶人,这要是普通老百姓早就颐养天年去了,但马蔚华毕竟是马蔚华,一位令人尊敬的职业经理人,他“超期服役”期间仍坚持走访基层银行,每天上网浏览新闻,了解年轻消费一代的想法,即使出国办事,也要抽空去拜访华尔街那些鼎鼎大名的银行家朋友,看看别人以前的路是怎么走过来的。 马蔚华的学习精神很强,创新意识很浓,而这也正是招行发展壮大的基因图谱。招行近14年来的高速发展莫不深深地打上了“马蔚华”的烙印,而创新精神也早已融入到招行的血液里。此前,网络上多次流传马蔚华将退休的传言,但每次都被招商银行官方给予辟谣,即便是今年4月2日招行在香港召开的2012年业绩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到马蔚华的退休问题时,“我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只要股东和董事会愿意,我会一直干下去”。当时他还如是回答,并且提到自己刚被提名董事连任,无论将来做什么都有继续为招行效力的机会。那时很多人,甚至连招行内部的人都认为,马蔚华连任行长应该没有悬念。可仅仅只过了一个月后,招商银行就宣布,马蔚华退休,这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之外。 “没有完全让大家满意,只能及格,还有很多挑战和空间。”马蔚华对自己14年的招行生涯如是评价说。 命运的拐点 因为非常喜欢读杰克·凯鲁亚克代表作《在路上》,马蔚华的大半辈子一直都在秉承着“一路向前”这个信念,从辽宁省北镇县长兴店公社插队知青到锦州铁路局大虎山工务段工人,甚至最后一直到招行的教父,这个信念一直都在支撑着他。在时代大变革中,他顺利地考入了吉林大学经济系,在那里学到了理论和做事方法,成为他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而且也是在那里,他的命运出现了拐点,成为了一名人人羡慕的“天之骄子”,这恐怕是他当农民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1982年毕业后,马蔚华被分配到了辽宁省计委工作,很快便被提拔为副处长,随后再次被提拔为正处级的副秘书长。但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在人才匮乏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马蔚华又被借调到辽宁省委办公厅担任处级秘书。不久后,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贵鲜调往华东腹地安徽任书记,作为秘书的马蔚华也随同调往安徽。1988年,他又随同李贵鲜调往中央人民银行,先后担任央行办公厅副主任、计划资金司副司长等职务,这是他银行家生涯的起点,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人生经历,在这里他不仅历练了业务,也积累了广泛的社会资源。 1992年,马蔚华又从北京来到海南,担任央行海南分行行长同时兼任外汇管理局海南分局局长,在海南他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对海南发展银行进行破产清算。虽然说在华尔街上银行清盘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海发行的破产之举在中国金融史上还是首例。由于兼并海口信用社,先天不足的海南发展银行遭遇了空前的信用危机,1998年6月19日,海南省委大院里海南发展银行网点的兑付限额甚至降到了100元。6月21日央行宣布关闭海南发展银行,停止经营活动,由工商银行来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这次破产海发行的清算,让时任央行海南分行行长的马蔚华对银行信用高度重视,在他此后处理招商银行沈阳挤兑事件时游刃有余,24小时不间断任储户取款,才化解了这场危机。 人生的二次转型 就在处理完海南发展银行清盘事件后的翌年,马蔚华从海口来到了深圳,这片他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土地。“深圳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情都融化在这里。”那年,招商银行还仅仅是个12岁的孩子,还是一家不知名的区域性银行。而履新当日,就接到消息称沈阳分行发生了大规模的“挤兑”事件。这还不算什么,在深圳当地,招行不仅面临工、农、中、交、建的强大竞争压力,而且还有深发展、广发、浦发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挤对,如果硬拼实力,招行肯定不是人家的对手。 马蔚华另辟蹊径,2004年他果断地启动了招行转型,这是招商银行的第一次转型,“我们市场的发达程度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是有一些差距的,所以银行同质化的竞争是比较明显的,所有银行当时都是追求大客户、看收入,招行作为一个中小银行要想走出困境,要想实现发展,就要差异化。当时提出了一次转型的目标,主要是发展零售业务,发展批发业务中的中小企业,发展非利差收入”。马蔚华回顾第一次转型时说,尽管刚开始零售业务利润低,还得靠其他业务补贴,但马蔚华坚持认为,创新就是比别人多看3、5年,零售业务将是招行走出同质化竞争的重要依托。而在当时,他对手下几个分行行长所说的“银行不做对公业务,今天没有饭吃;可不做零售业务,明天没有饭吃!”的想法更是为后来招行成功从股份制银行中突围打下了基础。 首次转型,他启动了“鼠标+水泥+拇指”的策略,把一群有消费力的年轻人吸引成为招行客户,先后开发了一卡通、金葵花、零售网等这些近十年来在消费者中口碑很好的品牌,而且马蔚华更是逮着机会便不遗余力地宣传这些产品,就像对自己的孩子那般用情。事实上,招商银行的财报也证明了马蔚华的眼力,在其他银行还是净息差收入一柱擎天之际,招行零售业务贡献迅猛增长,自2009年以来以每年10个百分点的速度向前跑,2012年,招商银行实现零售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53.22亿元,同比增长38.96%。“算是杀出来一条血路。”业内人士谈到马蔚华在招行的成绩时说,他们认为把一个不良资产一大堆、搞得快倒闭的小银行做到净利润绝对值成为股份制银行中的老大,而且还成功地多地上市,马蔚华的功劳自然不小。 但马蔚华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他就像招行广告语中那样“因您而变”,2009年在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又提出了二次转型,主要内容是降低资本消耗,提高风险定价能力,降低成本,提高资本回报。马蔚华认为,商业银行长期以来所奉行的以大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批发贷款为主要资产形式,以存贷利差为主要盈利来源、以规模大小为主要评价标准之路已越走越窄,要想发展,必须找到新路。“银行拼硬存款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更注重利率市场化以后管理能力的真正提升。”马蔚华说。最近几年,民生、兴业等股份制银行创新业务势头很猛,这让招商银行也有点担心,因为你不超越别人,就是被别人超越。 但就在招行的二次转型刚刚开始之季,马蔚华却选择交出帅印,这不能不说有点遗憾。这两年来,那些“创一代”马云、史玉柱、柳传志等纷纷退隐幕后,但打发时间的方式却不同。作为银行界的标杆式人物,马蔚华的退休生活将如何打发? “要写首例银行关闭的故事,大腕儿陈道明说我要写,他就找人拍电影,自己来演。”马蔚华自曝退休后的生活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