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其萍:“人民币女郎”的故事 1980年版的贰角人民币人们都使用过,对于钱币上两位美丽可爱的少数民族姑娘,很多人并不陌生,人们大都认为那是画家画出来的形象。实际上,两位姑娘真有其人,其中画面左边那一位名叫黄其萍,是一位土家族姑娘。那么,黄其萍当初是怎样被选为人民币女郎的?她现在又在做什么呢? 日前,记者辗转找到了在湖南省农业厅担任副厅长的黄其萍。3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妙龄少女虽然已人到中年,但依然美丽,当初纯真的面容里更多了一份成熟与稳重。讲起自己的故事,她感慨万千。 射击手进京当讲解员 1958年10月,黄其萍出生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灵溪镇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五兄妹中她排行第三。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具有远见的父母除了教育孩子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外,还要学好本事。黄其萍是一位安静、内秀、做事专注的美丽女孩,在学校各科成绩都不错,还曾在全州的一次数学竞赛中获得好成绩。 在永顺县一中读初中时,她加入了校乒乓球队,且球技不凡。一天,她随校射击队的一位同学去射击场看训练,趁同学休息,她顺便拿起同学的步枪对着靶子“叭叭”射击。在一边的体育老师惊喜地发现了这棵苗子,吸收她为学校的射击队队员。 进射击队不久,黄其萍参加了州里组织的射击比赛,进入全州前四名。这样,她便成了州射击队队员。那一年,省里组建射击队,要在全省范围内挑选16名男女射击队队员去省队集训,以备战湖南省第三届全运会,黄其萍被选上。小小年纪离开父母来到人生地不熟的长沙训练,队员们免不了会哭鼻子。而外表斯文柔弱的黄其萍表现得比谁都坚强,把父母“学好本事,才能立足社会”的话时时放在耳边,再难的训练都力求做到最好。集训一段时间后,省三运会如期举行,黄其萍在女子小口径步枪60发卧射比赛中,以528环的成绩打破原省523环的纪录。 参加完省三运会后,黄其萍回到永顺一中继续学业。1975年高中毕业后,她响应党的号召,到永顺县西米乡团结林场当上了知青,不久担任林场团支部书记。 挖坑栽树,种玉米高梁,艰苦的劳动使黄其萍娇嫩的双手一次次磨起了血泡,血泡被磨破了,血肉粘连在一起,一握锄头便钻心痛,但她还是坚持出工,从不偷懒。林场交通不便,生产的玉米、高粱外卖和肥料的调进都需要肩挑背驮,黄其萍总是积极主动参加运送。负重100多斤的什物往返于崎岖山道上,要力气,也要毅力,黄其萍都挺过来了。由于表现突出,两年后,刚满18岁的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林场副场长。 1978年冬,黄其萍被县体委借调组建县射击队州射击选拔赛。1979年3月的一天,身穿小碎花的确良上衣、甩着两条长辫子的黄其萍正行走在县电影院前的马路上时,突然被县文化馆一位叫敖玉兰的老师叫住了。敖老师指着旁边一位中年男子对她说:“这位陈老师是从北京来的,他找你有点事。” 路上,敖老师告诉黄其萍:新中国成立30周年,国家民委要举办民族工作成果展,陈老师特意从北京来湘西挑选一位土家族女讲解员。他从龙山、保靖一路挑来,还没挑到合适的人选。刚才他看到你在马路对面那边走的样子,觉得气质不错,想请你到县文化馆去面试一下。 到了文化馆,陈老师让黄其萍用普通话读一段文章。没有一点准备的黄其萍变得腼腆起来,涨红了脸,最后还是敖老师跟她一同读了一篇文章才算解了她的围。 几天后,文化馆通知她去复试。夹在前去复试的十几位美丽女孩中,她没抱选中的希望,因为讲普通话不是她的强项。可过了3天,文化馆又通知她去填一份表格。有关人员对她说,县里推荐了两位女孩,但是北京只招一位。 黄其萍仍然没抱任何期望,填完表回到单位继续练射击。 一个月后的一天,黄其萍接到北京的通知,要到军事博物馆去参加培训。这时,她才明白,去北京真的变成了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