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德上教育 设为首页 立即收藏

网校 建筑 | 医学 | 财会

教师 | 留学 | 其他

40004-20005

视频 专题活动 YY频道备考 德德师兄微信号:KDSJY100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湖南公务员 > 考试专题 > 辅导资料 >

2024年湖南省考省市卷面试试题简析

来源:考德上研究院时间:2025-04-02 14:32考德上教育V

(考生回忆版)


第一题:

结合湖南省高质量发展,在稳与进,立与破、谋与干、点和面中选择一组谈谈你的看法。

【测查要素】综合分析题,测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考德上解析】

(考生/思考完毕/,现在/开始答题。)

各位考官,我选择的一组词语是“破与立”。

“破与立”是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到的关键词语,这告诉我们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推高质量发展。既要勇于“破”,也要善于“立”,正确处理“立与破”的辩证关系来引领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

第一,我想谈谈“破”与“立”之间的关系:“破”与“立”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割,不能偏废。正所谓,“不破不立,有破有立”。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邓小平同志在1959年2月的讲话中指出,“只破不立是不对的。原来破了而没有立的,要立个新的;过去繁琐的,立一个简要的;破了不合理的,要立一个合理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谈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问题时指出,“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

第二,我想谈谈湖南的高质量发展:“号角连营烽烟起,战鼓催征马蹄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已响彻三湘大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的过程。而深化改革创新,说到底就是要运用新思路、推出新举措、创建新机制,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加快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瓶颈。比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民生保障存在短板,防范化解风险任务艰巨,社会治理还有弱项,还存在官本位、等靠要、自我满足、封闭保守、因循守旧、畏葸不前……其中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继续推进改革,勇“破”善“立”,探求高质量发展新出路,闯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第三,如何通过“破”与“立”来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呢?

一方面,以“破”为前提,打破顽固守旧的发展方式。“破”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破”的是思想藩篱、制度禁锢、路径依赖以及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这显然是艰难和痛苦的,也是最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因此,只有大刀阔斧地“破”,才能彰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魄力和决心。

另一方面,以“立”为目标,明确新型产业发展方向。“立”是一场大刀阔斧的外部升级,“立”的是新质生产力、新的消费增长点和生产关系调整的新动能,为新发展阶段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后,各位考官,我认为,湖南的高质量发展,就要先破后立,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4X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既应瞄准未来,积极布局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也需不断推动工程机械、石化加工等特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等标志性工程中,县域经济等经济发展主战场上,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摆正、立、破的位置,就能抓住更多机会窗口,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实绩,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不断谋求向上生长、向好突破。

(考生/第一题/回答完毕。)


第二题:

“备份”25年,邓清明终于圆梦太空。对于圆梦航天,邓清明始终认为,“作为航天员,坚守飞天初心、永不停歇训练,是我的常态、更是我的姿态”。谈谈你对常态、姿态的看法。

【测查要素】综合分析题,测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考德上解析】

(考生/思考完毕/,现在/开始答题。)

两千多年前,屈原叩问苍天:“冥昭瞢暗,谁能极之?”两千多年来,这个“抬头问天”的浪漫,被中国航天人化为“低头干事”的坚守。而邓清明的圆梦航天,恰恰是中国航天人“低头干事”的具象化表现,题干中的“常态”指的是邓清明为了梦想脚踏实地的坚持,而“姿态”则是面对困难对于理想信念的坚守。

前行路上,坚持“常态”才能不辱使命。

积跬步至千里,要在持之以恒、行而不辍;积小流成江海,功在日积月累、厚积薄发。道理显而易见,但做到并非易事。这样的“邓清明”何止在航天一域。你如果留心,就会发现在我们美好生活背后,有太多默默坚守的“邓清明”。当我们在坐在家里喝着汽水看着电视的时候,其背后是无数的戍边卫士在边疆为了祖国安宁而默默坚守;当我们夜晚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即使没有路灯也不害怕的时候,不要忘记维护城市运行秩序的民警;当我们欣喜于抗击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时,不要忘记那些披甲逆行的医生、社区门口值守的基层工作者。如果没有他们一直以来脚踏实地的坚持,就不会有今天的万家灯火。

逐梦之旅,保持“姿态”才能创造奇迹。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逐梦之旅不会一帆风顺,一个积极的姿态能够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保持镇定,勇敢地迎接挑战;而消极的姿态则可能让我们在困境中失去信心,甚至放弃努力。邓清明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为了飞天圆梦,准备了近25年,一次次与任务擦肩而过,有过失落,也有过泪水,但他从没有彷徨过、更没有放弃过。正是他对于飞天初心的坚守,对于星辰大海的渴望,才有了这这样“一生只干一件事,圆一个梦”的动人故事。在这个国家,真的有人视功名如尘土,心系天下、胸怀苍生;真的有人甘当阶梯,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日拱一卒奉献所有。这些人是邓清明、是于敏、是黄旭华、是袁隆平、是孙家栋,是每一个坚守初心信念的圆梦人。正是他们对于初心信念的坚持,才能在各自领域一次次谱写佳话。

常态和姿态是相辅相成的。积极的常态能够为我们塑造出更加向上的姿态,而一个坚定的姿态又能够反过来强化我们的常态。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面对生活、工作的基本框架和态度。作为一个基层公职人员,更需要保持这种常态和姿态:

第一,树立远大理想。

在平凡的岗位中不泯灭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理想,心中有“诗和远方”,从而激励自己不断前进。将自己的个人职业发展与祖国的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等方针政策相结合,为了目标不断向前。

第二,增强个人能力。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炼就过硬的本领。要不断提升习总书记谈到的“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七种能力,真正做到解民忧、暖民心,通过能力的增强,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奋斗路”。

最后,各位考官,习总书记说,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不畏千山万水的跋涉者,山川回馈他以奇绝的风光;不惧惊涛骇浪的弄潮儿,大海回报他以壮丽的景象。只要你我敢想敢为、善做善为,定能为“三湘四水”事业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考生/第二题/回答完毕。)


第三题:

当前不少人出现开车路怒、工作谴责他人、埋怨家人,就是我们说的“愤怒的囚徒”。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对“愤怒的囚徒”的看法。

【测查要素】综合分析题,测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考德上解析】

(考生/思考完毕/,现在/开始答题。)

“愤怒”是人们众多情绪中的一种,常常伴随我们左右,有些人能很好的控制自我的“愤怒”情绪,但还有不少人会因堵车、加塞而发怒,因工作不顺而肆意谴责他人,还有因生活琐事而迁怒于家人,他们被统称为“愤怒的囚徒”,面对此类现象,我们应当引起重视,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极其严重的。

第一,于自身而言,不利于长远发展。

“愤怒”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更是一种不良的心理表现,若长此以往不加以控制,难免会对自身造成强烈的负面心理暗示,容易使人产生心理疾病,随时都可能诱发、催生更加严重的过激行为,乃至于犯罪行为。

第二,于他人而言,易造成负面影响。

处于应激的状态中,如愤怒、恐惧、激动等情绪,身体和心理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而负面情绪是具有可传染性的,也会影响到同事、朋友及家人等,随着不良情绪蔓延,影响到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更会形成一种压抑的氛围和环境。

第三,于社会而言,会影响公共安全。

于自我情绪难以控制的人,就如一枚埋在道路中的“炸弹”,如“路怒”一族不计后果的行为极易造成交通拥堵或交通事故,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构成了危险;工作中肆意谴责他人,既会被认为是职场霸凌,更不利于同事关系和工作开展,这对社会公共安全有着巨大的破坏性和威胁性。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脾气,而不少人之所以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从而被称之为“愤怒的囚徒”,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自身修为不够,对很多情绪缺乏掌控力,在别人轻易地挑拨下并激发出自己的“洪荒之力”,毫无节制地肆意妄为;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外部的“挑衅”行为会越来越多,许多原本就脾性急躁之人,更会如“爆竹”一样一点就着。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不仅要重视,更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第一,媒体要做好宣传员。

各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应当充分发挥主体责任,积极引导这些人群转变对待问题的态度,要让大家科学、理性的看待困难和挑战,将其当成是成长的催化剂,而非生活、工作中的绊脚石。

第二,政府要做好服务员。

各基层部门,如,街道、社区等,可采取宣讲、座谈、线上课程等多种形式开展素质教育活动,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心理辅导等课程,来提升人民群众的素质素养,进而加强外修,提高内修,杜绝情绪失控。

第三,群众要做好守门员。

作为社会主体的我们来说,更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增进相互理解,减少误解和冲突,从而缓解愤怒情绪。

总之,回到日常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在做一生的修行,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和谐、包容、理解的社会环境,使我们共同摆脱“愤怒的囚徒”的困境。

(考生/第三题/回答完毕。)

如有报考、选岗、领取备考资料和了解课程的需求,可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微信添加“德德师兄”进行一对一咨询!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德德师兄】微信KDSJY100

一对一咨询    领取学习资料

(责任编辑:成就你的未来)

HOHO

领取备考资料

试听线上网课

咨询线下课程

咨询报考条件

请您留言

提供考公考编报考咨询+备考辅导+免费资料(公务员省考国考/事业编教师编/三支一扶/教师资格等) 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