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五 每天下午 3:00 开始!
6.【答案】D。解析:作者通过“往往”、“简化”和“总是”等词强调关于进城农民工的文学创作存在局限性。由“价值世界”、“质朴价值”可知,这种局限性在于只是做出了价值判断,而看不到其他方面。故作者的观点是“关于进城农民工的文学创作,不应局限于简单的价值判断”,即D项。 7.【答案】C。解析:文段先说《竹书纪年》的删削给人们廓清史实带来了麻烦,后用“幸好”表弱转折,阐述了《括地志》与其起到互证的作用,实质上反映了客观事实。整个文段通过具体例子说明不同文献中看似矛盾的资料,实质上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反而有助于后人廓清史实。与此表述一致的是C项。 8.【答案】C。解析:文段主要阐述了面对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需要我们做到两点:一是以实证方式来检验有效性并去芜存菁;二是洋为中用,发展或创造出中国特色的体系。“同时”表示前后为并列关系,只有C项恰当地概括了这两点。 9.【答案】C。解析:由“中国只是不很重要的‘一家’,并不是‘情有独钟’;用显微镜把它单挑出来像‘特写镜头’一样放大,那不是‘幻觉’,也是‘错觉’”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不应把伏尔泰哲学体系中的中国因素夸大,与此相符的为C项。 10.【答案】C。解析:A、B两项仅仅是对犯罪原因的分析,没有提及微观经济学这一关键信息,排除。D项中的“更为科学”在文段中没有体现,属无中生有,排除。故答案选C。 11.【答案】D。解析:由原文“开放和坦然的心态”、“直面”可知,填入的词语必然是表示否定意味的词,因为唯有被否定的事物才需要勇气“直面”。故先排除A、B两项。再由表递进的“甚至”可知,这三个词的词义应依次由轻到重,故本题答案是D。 12.【答案】A。解析:先看第二空,“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而句中用于形容“研究”,适用范围不符,排除B、C。“悄然”的“然”是样子的意思,表示的是一种姿态,而“悄悄”表示的是一种动作。由语境可知“悄然”更合适。 13.【答案】A。解析:先看②句。“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窜改”指文字上有所改动,无贬义。结合文中的“颠倒黑白”可知,作者对韩剧里的情节持否定观点。“篡改”契合作者的感情色彩。排除C、D两项。再看③句。“法制”指法律制度的总称,“法治”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由后文“防止由特定的个人凌驾法律而伤害其他大多数人的利益”可知,只有依法治国,使法律在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故③句应填“法治”。 14.【答案】C。解析:由文段“属于图像时代”可知,电视、电影、光盘等在文化消费和阅读领域中占有主要地位。“主导”指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比另两词多了层主要的意思,与作者认为的这种“走向”契合。故本题答案为C。 15.【答案】A。解析:从题干的“不理解”、“强迫”可知,作者对目前这种儿童教育持批判态度,排除没有态度倾向的“趋势”。题干意在说明“大人常在孩子中求大人”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将影响到大人对儿童的教育手段,乃至根本性误导儿童的整个教育。“病根”比喻导致失败、挫折、灾祸的根源。比其他两词更合题意。 16.【答案】D。解析:1个菱形换算为2个三角形,则每个图形都相当于有12个三角形。 【思路点拨】对于这种存在两种小图形的题目,首先考查两种图形各自的数量变化,发现没有明显规律,再考查这两个图形整体的数量变化,依然没有发现规律,此时应该考虑图形间的数量等价转换。 17.【答案】B。解析:“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依次为30°、60°、90°、120°、(150°)。 18.【答案】D。解析:各图形的交点个数依次为8、7、6、5、(4)。 19.【答案】C。解析:第一个图形为原始图形,接下来的每个图形都是由第一个图形去掉两条直线形成的,并且每条直线只去掉一次,选项中只有C符合。 20.【答案】C。解析:各图形的曲线数依次为1、2、3、4、(5)。
省考QQ交流群:238082572 小编推荐: 最新教材推荐: |